Read the Top
Recommended reading
Your current location:Home > HR Information > 猎头行业资讯
解读中国猎头
Author:    Source: 《职业经理人周刊》    Updated:2012-8-1    Reads:2428
    随着“职业生涯规划”、“跳槽”这些词语在现代人生活中频率的不断增高,“猎头”,这一过去被人贬义为“挖墙脚”的职业,一跃成为各类企业寻求发展和专业人士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大公司中高管的突然辞职另谋高就,每年新年前后各大企业遭遇的跳槽高峰,来自海外、拥有国际性经验的专业人士进入民企担当重任……这一切,都离不开专业猎头指挥若定的手。

    有人说:猎头是一种“酶”,它催化了人才的流动,更催化了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作为催化剂本身,猎头却具有与生俱来的低调特性。

    猎头属于人才中介服务行业,经营猎头业务需要政府人事部门的经营许可证。但据业内人士介绍,实际市场上未通过政府批准而经营猎头业务的公司有很多,仅北京就有数百家。全国则超过千家。这种“无证经营”在操作上并无难度,只要收入中不列明与猎头相关即可。对客户来说,关注的不是猎头公司是否拥有政府认可的资格,而是能否提供其所需的服务。因此,这些打着咨询服务旗号的公司也是国内猎头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尤其是其中的一些具有香港或者国际背景的公司或办事机构,相对拥有较为丰富的专业经验和国际资源,是市场的有力争夺者通过政府经营许可的猎头公司现阶段从规模和业务层面来分主要有两个阵营:

    其一:初具规模,拥有数十名经验较为丰富的专家顾问,擅做中层职位的猎头,兼顾高层。也算是本土猎头中的佼佼者。

    这类公司多为从90年代就涉足猎头行业的元老级猎头,从领导层到专家队伍都是经过实战历练的“老猎手”。这些公司通常有较为明确的行业定位,有自己积累而来的人才库,对国内相关行业的内情非常了解。因而在业内享有一定的知名度。但规模仍然不足以使其称霸全国,从而拥有相当的控制力对同类公司造成威胁。
他们的目标主要集中在年薪20万-50万这一人才群体。偶有80万以上的单子,多来自化妆品、金融、房地产等热门行业的大型跨国外企。但相对来讲,本土猎头一年还做不了几单“百万买你的头”的生意。

    他们的收费按惯例为目标职位的2-4个月的薪水,有商量的余地。最低收费为人民币4万左右。分两次付清:签订合同,人员到位。

    其二:大量规模较小的公司,包括两三个人加一部电话的超小型公司。他们集中做中小型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低端职位,偶尔做中高端客户,比如外企的相对低层职位。这类公司占本土猎头中的大多数。由于数目多规模小,难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据业内人士说,每年新成立的这类公司超过一半的比例经营撑不过一年。

    这类公司不限行业,基本有单就接,受市场和客户牵制较大。他们不收预付费,做成生意才收款。而且不和客户签订排他合同,即客户可以同时委托几家公司募人,合作成功者方才付费。他们的最低收费人民币1—1.5万元,且有浮动的余地。

    这一阵营的猎头公司多数是具备专业经验的顾问,在大型公司内积累了经验,握有一定程度的客户资源以后单干以求发展。他们的管理者兼做业务,甚至是整个公司最核心的业务拓展者。对这个层面的猎头服务来说,顾问个人的经验、才能以及人脉变得相当重要,某种程度上甚至决定了他们是否可以在竞争中慢慢做强,破茧化蝶,晋升第一阵营。

    现阶段国内人才市场中低等定位的资源非常丰富,国内企业对猎头行业的认知度比起前几年也大大增加。从大中型国企到民营企业,尝到专业服务甜头的客户对本土猎头的信赖程度也随着体验而增长。对于做惯做熟的中端市场或是低端市场,上述两个阵营的猎头公司不愁客户来源,都在按部就班,兢兢业业的做好自己的业务,以求长期的发展。




 
Related Content
No content